【前排提醒】
这3道编程题都是送分题,难度类似23年,都很低,所有人都应该能够迅速写出代码。20、22年难度稍大一些,不过难度也没超过算法基础课,不会写代码也尽量写上算法思想,能写多少算多少,判卷尺度较松。
1. 马鞍点
给定一个 n×m 的整数矩阵,行的编号为 1∼n,列的编号为 1∼m,求矩阵中的所有鞍点。
鞍点,即该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上最大,在该列上最小。
有可能有多个鞍点,也可能没有鞍点。
输入格式
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,m。
接下来 n 行,每行包含 m 个整数。
输出格式
输出所有鞍点的坐标和值。
输出优先级,整体从上到下,同行从左到右。
如果不存在鞍点,则输出 NO
。
数据范围
1≤n,m<10
矩阵元素取值范围 [1,9]。
输入样例:
3 4
1 2 3 4
1 2 3 4
1 2 3 4
输出样例:
1 4 4
2 4 4
3 4 4
#include <iostream>
using namespace std;
const int N = 15;
int g[N][N], n, m;
// 判断是否为鞍点
bool is_saddle_point(int a, int b)
{
int x = a, y = b;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
if (g[i][b] < g[a][b]) // 在该列不是最小
return false;
for (int j = 1; j <= m; j++)
if (g[a][j] > g[a][b]) // 在该行不是最大
return false;
return true;
}
int main()
{
cin >> n >> m;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
for (int j = 1; j <= m; j++)
scanf("%d", &g[i][j]);
bool flag = false;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
for (int j = 1; j <= m; j++)
if (is_saddle_point(i, j))
{
printf("%d %d %d\n", i, j, g[i][j]);
flag = true;
}
if (!flag)
puts("NO");
return 0;
}
该程序通过遍历矩阵,对于每个元素检查是否为鞍点,如果是则输出鞍点的坐标和值,否则输出”NO”。
二、完美数
问题描述
完美数的定义——如果一个大于$1$ 的正整数的所有因子之和等于它的本身,则称这个数是完美数,比如 $6$,$28$ 都是完数:$6=1+2+3$;$28=1+2+4+7+14$。同时完全数也满足$2^{p-1}$·$(2^p-1)$的形式,其中$p$为素数,例如:6=$2^1$·$(2^2-1)$
输入说明
给定一个正整数$n$
输出说明
输出两行,如果 $n$ 是完美数,返回 $true$,否则返回 $false$,并在第二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输出 $10000$ 内的完全数(以空格分隔)。
输入:
6
输出:
true
6 28 496 8128
算法思想:
1. is_perfect
: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完美数,即因子之和等于自身。
2. is_prime
: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。
3. 在 main
函数中,根据输入的数判断是否为完美数,并输出结果。
4. 输出 1 到 10000 范围内的梅森素数,梅森素数的形式为 $2^{p-1} * (2^p - 1)$,其中 p 是素数。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cstring>
#include <algorithm>
#include <cmath>
using namespace std;
//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完美数
bool is_perfect(int n)
{
int res = 0;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
if (n % i == 0)
res += i;
return res == n;
}
//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
bool is_prime(int x)
{
if (x < 2)
return false;
for (int i = 2; i <= x / i; i++)
if (x % i == 0)
return false;
return true;
}
int main()
{
int n;
cin >> n;
// 输出判断结果
if (is_perfect(n))
puts("true");
else
puts("false");
for (int i = 1; i <= 1000; i++)
if (is_prime(i))
{
int res = pow(2, i - 1) * (pow(2, i) - 1);
// 输出 1 到 10000 范围内的梅森素数
if (res > 10000) break;
cout << res << ' ';
}
return 0;
}
三、机器人的复制
问题描述
虚拟机器人复制,第一天生产一个成熟机器人,成熟机器人每天可生产一个新机器人,新机器人 $3$ 天可变成成熟机器人,机器人个数和天数的关系如下:
天数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机器人数 | 1 | 2 | 3 | 4 | 6 | 9 |
输入描述
第 $n$ 天($n<=100$ 的自然数)
输出描述
第 $n$ 天时机器人总数
算法思想:
- 使用数组
f
存储每一天的机器人数量。 - 初始化前四天的机器人数量。对于前四天(1 到 3 天),机器人数量等于天数。
- 利用递推关系 $f[i] = f[i - 3] + f[i - 1]$ 计算第 n 天的机器人总数。对于第四天及以后的每一天,机器人数量等于前三天和前一天机器人数量之和,因为新的机器人在第四天之后的三天内变成成熟机器人。
- 输出结果。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cstring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const int N = 110;
int n, f[N];
int main()
{
// 输入天数
cin >> n;
// 初始化前四天的机器人数量
for (int i = 0; i <= 3; i++)
f[i] = i;
// 计算第 n 天的机器人总数
for (int i = 4; i <= n; i++)
f[i] = f[i - 3] + f[i - 1];
// 输出结果
cout << f[n] << endl;
return 0;
}